星期一, 5月 15, 2006

菜市場股市分析法則

  股市波段行情,若要看出高低點,對一般新手而言總是非常困難,很容易追高殺低,也非常容易出現一買就套牢一賣就上漲這樣的現象,主要是一般散戶能搜集到的資訊有限,對市場走勢敏感度彽,容易被一些新聞和法人評比資訊所迷惑,也比較看不準未來,股市有趣的地方,就是反映未來,若看的都是現在的消息,很容易套牢,我比較喜歡生活化體驗的方式,買一些自己能了解的公司產品,有遠景的產業,如: 宏達電是全球最大的smartphone手機製造商,看好smartphone的手機成長,就買宏達電,雖然也會看錯,但設好停損點,勇於認錯,不至於賠太多,波段結束,就開始等待下一次機會,不要太急於搶反彈。

  說到投資哲學,很多人腦中都有一套,不論有無徹底執行,但道理大家都懂,再此不贊述,只是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可以在生活裡看到股市的高低點。

 

1. 股市熱絡的時候 : 菜籃族媽媽會到處問明牌,找股市老師或懂股票的人,問一些強勢股,急於進場。

 

2. 股市過熱時 : 通常是波段高點,會出現走到路上,在吃飯用餐,都會聽到旁邊有人大談股票,一附專家的樣子,菜籃族對許多上市櫃公司的營收、EPS都能朗朗上口。

 

3.股市低點 : 通常出現在菜市場裡本來一邊營業一邊看股市訊息的老闆,不再看資訊,菜籃族媽媽提到股市都搖搖頭,這時應可擇優進場,或開始佈局。

 

4.股市起漲點 :  一上漲,可以發現懂融券資的菜籃族媽媽,大幅放空,不相信會有行情,但又出現主流股不跌反漲的狀況。

 

  用菜籃族媽媽當比喻,沒有貶低的意思,當然也有臥虎藏龍,只是反映大眾對市場的看法,大家可以用此方法來看股市試試,尋找生活中的反指標,準確率非常高。

 

星期六, 5月 13, 2006

超寬頻ZigBee問世 數位家庭邁向無線時代

ZigBee(群蜂),是一種短距離的無線通訊標準,具有低成本、低耗電、雙向傳輸、高可靠度、感應網路功能等特性,容易整合個人無線數位環境,並應用於多樣的產品,近幾年來已從國防軍事用途,廣泛應用在監測、控制與自動化等市場,全球已有185家廠商成立聯盟推動。

ZigBee一詞源於蜜蜂,是因蜜蜂透過ZigZag字形舞蹈,與同伴通信傳遞花與蜜的位置、方向、距離等訊息,藉此做為這項短距無線通訊新技術的命名。

ZigBee技術朝著開放的方向制訂標準規範,主要是由IEEE 802.15.4小組與ZigBee Alliance兩個組織,分別制訂硬體與軟體標準。聯盟每年分別在美洲舉行二次、歐洲及亞洲各舉行一次季會,探討技術及未來走向。

 

 

 

 

 

‧ 超寬頻問世 數位家庭邁向無線時代
  -------------------------------------------------------------------------------------------------■記者費家琪/台北報導
    藍芽走紅後,另一項新的短距離無線傳輸技術-超寬頻(UWB)產品將在今年底問世,號稱為「超級藍芽」,要取代用戶周遭所有的線,只剩下電源線;另一具監控功能的群蜂(ZigBee)短距離無線傳輸技術也正崛起,顯示數位家庭即將進入「無線」時代。

國內IC設計業者包括瑞昱、智原等,已投入發展UWB晶片,中山科學研究院也成立超寬頻晶片計畫,發展相關的技術與產品。由於藍芽聯盟已經宣布下一代的產品將與UWB結合,吸引國內投入發展藍芽產品的晶片與資訊業者投入發展UW-B,帶動一波新的通訊商機。


中山科學研究院超寬頻晶片計畫專案經理莊郁民日前在一場研討會中表示,短距離無線傳輸下一個具有明星像的產品將是UWB,UWB與藍芽的傳輸距離都是在十公尺之內,但是UWB的傳輸速率高達480Mbps,卻是藍芽的159倍,非常適合多媒體資訊的大量傳輸,他研判UWB的崛起,將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型態。


莊郁民指出,隨身碟因隨插即用,掀起風潮,以後只要隨身碟安裝一個UWB的晶片,根本不用插入即可以使用;另外,電視機附近有一堆線,要連接光碟機、家庭電影院等設備,未來只要產品安裝UWB的晶片,全部線路都不見,只剩下不能被替代的電源線,用戶不必再為複雜的線路傷腦筋。


莊郁民說,UWB的相關產品已經逐漸亮相,預期今年底可以看到內建UWB功能的產品問世;微軟也宣布在Vista的軟體使用UWB,預期明年將是UWB快速成長的時刻。


另一項短距離無線傳輸技術群蜂也正在起步,群蜂的傳輸速率只有250kbps,不適宜大量傳輸,但卻超省電,一般普通的電池可以維持兩年的使用期,因此適用於監控產品上。


據了解,目前大陸正在發展的閃聯計畫,也是意在整合家電、資訊與通訊互聯互通平台,並且是大陸第一個國家標準的產品,聯想和長城等大集團,已經合資成立一家公司,發展短距離傳輸,可預期將帶動更多廠商投入。


目前藍芽晶片的每個成本已降到3美元,UWB由於尚在起步,成本還在20美元,預期在未來兩年來將快速跌價,等降到4美元時,將大量普及。

 


【2006/05/08/經濟日報 】

星期三, 5月 10, 2006

世界競爭力年鑑:台灣排名退居第十八












台灣與中國的競爭力僅有一名之差,看來明年中國又會超過台灣了,有點擔心何時要開始當台勞?!以最近的台灣的整體經濟來看,雖號稱金融雙卡效應已過,金融體質有希望改善,土地因為要開放三通,努力的飆漲,股市跟著國際情勢,勉為其難的飆到7400點,但財富明顯是往少數人集中,底層勞工苦不堪言,內需不振,對外貿易又處處受制,國家大型建設弊案連連,政治紛爭不斷,競爭力下滑是理所當然,不知這樣的狀況要持續惡化幾年?!真令人擔心。


 


Coolman


 


世界競爭力年鑑:台灣排名退居第十八


(2006-05-09 20:52)



台灣一向引以為傲的競爭力亮起紅燈,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的世界競爭力年鑑顯示,台灣競爭力排名從第十一名降為十八名,在四大評比要素與二十個次項目中,除了技術及科學基礎建設外,台灣的排名全面退步。

洛桑管理學院 (IMD)已完成「二零零六年世界競爭力年鑑」報告,台灣排名退步七名,這也是五年來台灣在這項重要競爭力指標中,首度出現衰退現象。從二零零二至二零零五年,台灣的排名從二十、十七、十二至十一,一直呈現穩定進步趨勢,但今年卻是逆向發展。

相對的,中國競爭力躍進十二名,從第三十一名成為第十九名,兩岸去年排名還有二十名差距,一年之內,中國僅以一名之差,緊追台灣。

在亞太地區,台灣被日本超越,落在香港、新加坡、澳洲及日本之後,排名第五,比去年落後一名;以人口超過兩千萬國家為準,台灣情況相同,也是滑落一名,位居第五。

IMD的二零零六年世界競爭力年鑑共評比六十一個國家及地區,在四大競爭力要素中,台灣的「經濟表現」從第十八退步為第二十七;「政府效能」從十九滑落至二十四;「商業效能」退步八名,從第六變為十四;「基礎建設」較為穩定,從第十八退為二十,其中技術與科學基礎建設分別為第四與第五,比去年進步一名及五名。

分析四大要素下的二十個次項目,台灣對外經貿活動表現相對較弱,經濟表現下的「國際貿易」,從去年的第十五退居第三十二,「國際投資」則退步十名成為第四十九。

在政府效能方面,「制度架構」與「商業立法」都從原來的第二十名,退為第三十五及三十四。

報告並列舉出台灣最主要進步與衰退項目,政府預算赤字佔國內生產毛額 (GDP)比例,從去年的百分之三點零三改善為百分之二點一一;國際觀光收入在GDP比例,從百分之零九九增加為百分之一點二六;寬頻訂戶從每千人一百三十四點六三,提高為一百六十五點三三;對外貿易佔GDP比例從百分之五十四點三四擴大為百分之六十三點零三;勞動力長期失業率則從百分之一點零四降為百分之零八五;直接投資台灣股市金額從三百六十億美元,增加到四百零三億美元。

台灣仍維持科技發展的優勢與競爭力,如專利權生產力居世界第一,寬頻成本第三,高科技產品佔出口比例與高等教育成果分居第五。

在衰退部分,消費者物價指數從一點六上升到二點三;個人平均GDP淨成長從百分之五點六七縮減為百分之三點七二,整體GDP成長率,也從百分之六點一降至百分之四點一。

值得注意的是,以意見調查方式結果評比的細目中,台灣的政治不穩定風險、社會凝聚是政府施政要務、政府政策方向一致性等,台灣在六十一個國家或地區中名列第五十八。公共財政管理在未來兩年是否會改善,及外資可自由取得國內公司控制權則分別為第五十六及五十四名。

根據IMD的最新評估,美國、香港、新加坡與冰島的競爭力為最優越,排名與去年相同,其次是丹麥、澳洲、加拿大、瑞士、盧森堡、芬蘭。台灣的首要競爭對手南韓則大幅退步,從二十九名變為三十八名。

(中央社)

   內容取自 聯合報UDN

不可能的任務三

  5/7(日)下午去看的,人蠻多的,週六在西門町時幾乎場場爆滿,因買不到好位子,所以隔天才看,看來這次票房一定很驚人,與全球同步上映,盜版應該沒這麼快,第二集是吳宇森導的,有蠻多慢動作,像以前英雄本色的風格,這次的導演,強調快一點的節奏,喜歡在段落快結束時穿插轉折點,讓劇情更精采,在中間片段時我有打個盹,可能因為阿湯哥在執勤時,總是能化不可能為可能,再驚險的場面,一定能安然度過,所以安心到快睡著,整部片看起來只有阿湯哥在演戲,其他的配角戲份都不重也不多,演壞蛋的 Philip Seymour Hoffman讓我感覺一點都不壞,還有點癡肥,劇中開戰鬥機和直昇機劫囚的部份頗不合理,戰鬥機還被自動步槍打下來,阿湯哥被通緝,還能安然出國,有點怪。

 

  跳躍上海高樓應該是全劇中難度最高的,在玻璃滑行那幕處理的很好,希望在中國不會被禁,科技產品比較有趣的有,變臉變聲裝置,利用3D影像加聲音取樣,可模擬出臉部及聲音,但若高矮差很多怎辦?!尤其阿湯哥算蠻矮的,微型炸彈蠻炫的,直接植入腦部,但一槍斃命明顯有效率多了。

 

  若與007系列相比,不可能的任務的創意及劇情還要加強,不要老是惹到毒販、軍火販類的,看能不能有其他可以發揮的,如海底城、太空站類的,增加脫逃的難度。

 

Coolman 小評

娛樂性     4   星

劇情         2.5星

動作場面 4   星

 

 

 

中文片名:不可能的任務3

英文片名:Mission: Impossible 3

北美上映日期:2006/05/05

台灣上映日期:2006/05/03 (週三)

類型:動作、冒險、驚悚

導演:J.J. Abrams (LOST檔案)

編劇:Alex Kurtzman、 Roberto Orci(絕地再生)

演員:湯姆克魯斯 Tom Cruise(世界大戰)、文雷恩斯 Ving Rhames(活人生吃)、勞倫斯費許朋 Laurence Fishburne(殲滅13區)、凱莉羅素 Keri Russell(愛你愛到快抓狂)、強納森雷斯梅爾 Jonathan Rhys Meyers(愛情決勝點)、菲力普塞摩霍夫曼 Philip Seymour Hoffman(柯波帝:冷血告白)、比利庫達普 Billy Crudup(大智若魚)、瑪姬Q Maggie Q(環遊世界八十天)

發行公司:派拉蒙

製片預算 / 全美票房:1億5000萬 / 4774萬

英文官方網站:MissionImpossible.com

中文官方網站:http://www.uip.com.tw/mi3/

劇情簡介
全球電影超級巨星湯姆克魯斯在今年暑期強檔鉅片【不可能的任務III】一片中,再度飾演秘密探員伊森韓特。他在這部劇情出人意表、節奏快速,充滿火爆刺激動作場面的動作驚悚鉅片之中,必須面對一名最可怕的敵人,一個喪盡天良、心狠手辣的國際軍火及情報掮客,歐文戴維恩(新科金獎影帝菲利普西摩霍夫曼飾演)。

星期二, 5月 02, 2006

如何在台灣IPTV市場突圍

  台灣的IPTV產業已經走了4-5年了,大致上可以分成PC和STB(SET-TOP BOX)2個族群,目前似乎以webs-tv最為成功,官方公佈約有600萬註冊會員及80萬付費會員,反觀中華電信的MOD,官方數據約5.5萬申裝會員,雖有last mile的優勢,中華電信就是做不太起來,而一樣使用STB解決方案的中嘉網路與東森媒體一樣也慘淡經營,為什麼?!

 

  我想跟人性其實有很大的關係,要了解市場首先要懂人性心理,以目前家用的3C產品來看,電視、電腦在一般家庭應該都有九成以上的擁有率,很多家庭甚至有2台以上電視,一台放客廳,其他放臥房,客廳的電視是家人朋友一起同樂的工具,一起看影片或新聞,以台灣Cable TV 100多台的選擇,可以符合家裡每個人的需要,而PC通常放在書房,屬於較私人的工具,一般家庭用來上網查資料、收發EMAIL、喀game、打作業或報告...等,通常會有多個帳號在一台PC,大家輪流使用,或者購買多台電腦,個別使用,因此ADSL是接在PC上提供上網、而Cable是接在電視上提供內容,電視與PC是2種不同性質及使用方式的電器。

 

  隨著產業的不斷擴張,ISP、 Cable、 電信固網等業者,因為Internet關係而開始交鋒,用skype可以在網路上打國際電話卻只需付約市內電話的費用,網路上可以看直播電視或VOD,Cable業者也導入IP的功能,開始提供VoIP及VOD等互動功能,電信固網業者,也與內容商合作,提供更多的數位內容服務,市場提供的服務五花八門,消費者如何選擇呢?!

 

 以一般家庭選購3C產品的邏輯來分析,已經有付Cable月費的用戶,早已習慣100多台節目月租600元的價位,STB雖然提供互動及隨選的服務,但並非必需,而且還要額外購買一台STB,購買STB的費用約3000-6000,我想大部分的家庭會用來購買XBOX 、PS2、卡啦OK機、DVD播放器、TiVo錄影機..等電器,儘管中華電信MOD把STB的費用吸收掉,但內容不如目前Cable TV豐富、透過STB切換等候時間長、需綁ADSL合約等,價位加起來比原來Cable貴,但內容沒有比較多,因此換裝的用戶數難以提升,若線路能升級到光纖、內容能更加豐富,應該有機會做起來,而Cable TV業者,目前雖處於優勢,但未來被替換的可能加大,應該採用傳統加互動結合的包裝方式,提供更多元的服務,提早一步進入數位家庭市場,否則市場終遭分食,很快會結束現在三家獨大的局面。

 

  webs-tv 、CH5、IMTV等用PC的解決方案,走個人化的影音,鎖定網路族群,目前更與MCE結合,想走入客廳,個人覺得,MCE的價位過高,支援的內容與PC無異,換購意願不會太高,這類型業者雖在用戶數取得領先,但長期而言會開始遇到頻寬的成本及內容取得的問題,這類型業者應該可以往行動影音發展,做異質網路整合(如 3G GPRS WiFi ADSL.. ),鎖定個人化的方案,比較容易與MOD和Cable TV做區隔,並在市場脫穎而出,IPTV業者雖然曾高喊要提供跨國內容整合,但個人認為多數內容都具區域性,很難提供跨區域的多元內容,若版權問題能解決 ,應該會有更明顯的競爭優勢。

 

   

 MCE+ViiV目前的問題是,號稱家庭娛樂中心,卻有點四不像,號稱有卡啦ok功能,卻不如現有的卡啦ok機,有game的功能,卻不如Xbox來得經濟,是一台PC,價位卻比一般PC貴,內容採用聯盟方式,付費無法整合,消費者必須買完webs-tv點數再買kkbox月費,累加起來,費用非常可觀,因此應該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讓市場接受。

 

  目前大同與澤峰和點將家的聯盟,是蠻有趣的組合,以卡啦OK機為賣點加上VOD為輔,一台STB賣到39900元,不用付月租費,VOD採用看多少付多少的方式,5月中上市,期行銷方式應該鎖定卡啦ok機的族群,市場反應為何,值得觀察。

 

 

  IPTV的市場未來會怎樣,Coolman的遠景是,LCD電視機內建或外掛MCE+ViiV等級的STB,價位壓在4-6萬元,選擇系統商接Cable 或ADSL後,就開始可以享用VOD、 Live TV、DVB、DAB、VoIP、web browser、EMAIL、SMS、MMS、訂票、訂房、Game..........等服務,並提供個人及家庭的網路空間,分享音樂、影片及照片等,其實就是簡單化、多元化、價格合理化,太多的選擇及比較實在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