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IPTV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IPTV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四, 3月 24, 2011

壹電視「網樂通」機上盒試用心得

最近因為在Pchome 購物 , 隨貨附贈了網樂通機上盒, 既然自己也曾在這個行業打滾過,就試著安裝測試看看

由於網樂通是用贈送的方式給客戶,因此沒有安裝人員到府服務,用戶要自行開通,個人認為開通的流程有一定的難度,對於電腦有恐懼的人恐怕無法自行完成。

其步驟如下

1. 先加入壹網樂會員

http://www.nextvod.com.tw/tw/yiwangle/contact.jsp

以上這個開通網址只能使用IE瀏覽器,我用Google Chrome不能用

在加入的過程中須填寫手機號碼當你的開通帳號,還必須找到機上盒上的2組序號 「網樂通序號」、「 MAC位置」填寫開通

MAC 位置貼紙上的序號沒有冒號( : ) , 但填寫網路表單時要自行補上,我試了幾次後才發現key錯

2. email 認證信

到個人註冊的信箱點選認證信連結

3. 電洽客服核對資料

撥打24hr 客服電話02-66008822 對完資料就開通

開通後試用心得如下

1 : 內容不足

目前只有2個自製電視頻道(新聞台、綜合台) ,其內容也可在網路上直接觀看直播 (http://www.nexttv.com.tw/

VOD 部份有不少與DVD幾乎同步的新片,現在申裝可以免費看到2011/3/31

相較於Cable的100多台電視,加裝PVR數位機上盒一樣有VOD可觀看,及MOD的數十台彈性套裝頻道 , 網樂通的內容實在太缺乏

2 : 品質不佳

網樂通目前採用P2P的傳輸方式,因此切換頻道切換影片的buffer時間過長,我測試時有數度因網路問題影像中斷(我家網路是光纖),又可能是目前免費觀看的原因,其影像及聲音品質不佳,影像目測品質大概500kbps SD的水準,鋸齒殘影都看得到,連DVD水準都不到,音效的部份也只有2聲道立體聲,無法有5.1聲道的臨場感,相較之下,同樣免費的DTV(DVB-T)在畫質上還比較有競爭力,在隨選視訊方面,相近的價錢我寧願租DVD觀看,有點擔心一旦VOD開始收費,會因品質造成消費糾紛

撇除擁有last Mile優勢的中華電信MOD不看,國外的Netflix是採用CDN的解決方案,預計1G的傳輸費用大概會在25元左右,與實體DVD配到通路的價錢差不多,但這個方案值得壹電視在VOD上考慮。

3 : 功能不足

有些STB常看的功能網樂通都沒有

時光平移 (time shift)、電子節目表單(EPG)、預約錄影 (PVR)、子母畫面(PIP)..等。

也沒有目前比較熱門的加值服務

小遊戲、語音電話VoIP、郵件收發POP3 mail、網路相簿瀏覽、卡拉OK、ATM轉帳繳費、視訊電話、動態跑馬燈..等。

再來我們看看目前市場的競爭者

1. Cable 業者

有政府合法執照發放,目前前三大MSO業者(凱擘 中嘉 台灣大)都為大型財團,其中凱擘已被台灣大併購,中嘉傳言將由旺旺併購,這些MSO與各有線電視台都有投資關係,在台灣市場幾乎家家都有接Cable,因此普及率最高,目前也都有數位化的計畫,用戶若安裝STB,就可以有EPG及PVR功能,未來也計畫透過cable modem 或用戶的ADSL提供VOD服務,個人覺得短期間IPTV都不會對Cable MSO造成威脅。

2. IPTV業者

以中華電信MOD為代表,目前市場還有中部的威達雲端電訊中華聯網寬頻的 5TV,目前的發展方向都是朝向非Cable台去多元發展,因此都彙整了許多加值服務及隨選視訊和音樂台,網樂通目前的規劃與其他加相較明顯不足,但由於走的是P2P,網路頻寬成本省了不少,難怪黎老闆拼命的送網樂通,不過不提高開機率,拼命送機上盒只是讓財務缺口擴大,在這個領域目前要獲利是十分困難的。

3. 其他

TiVO : 接上Cable及網路線,可以有電子節目單、預約錄影、及多元的加值服務,國外也有提供隨選視訊的Tivo Premiere DVR 。

Apple TV/ Google TV / Roku : 接上網路線就可以用遙控器執行多種網路多媒體內容,目前主打的還是隨選視訊和開放的Application架構

多媒體播放器 : 市場上蠻多多媒體播放器支援PPS 、BT下載及Youtube網路影音功能,不想在VOD上付費的人會選購此種播放器。

結論

1. 網樂通採P2P傳輸方式 , 相當不利於日後VOD收費,個人認為P2P只適合在使用者免費的經營模式。

2. 壹電視的獲利來源勢必來自於廣告,電視台的廣告計價方式很簡單,依AC Nielson 的收視調查報告乘以Cable用戶數去推估收看人數,收視率越高自然廣告價錢就越高,壹電視目前收看人數不高,而且沒有進入MOD或Cable這2大通路,靠自行送機上盒拓展通路風險相當高,且因為沒有公定的收視調查因此不容易與廣告商談定廣告價格,這點對日後的獲利方式有很大的影響。

3. 內容不足一定會影響開機率,壹網樂應該多去整合其他頻道內容及加值服務,增加用戶開機率。

星期二, 5月 25, 2010

Google TV之觀察

Google 於 5/21日Google I/O大會發表了Google TV平台,正式宣告要進入客廳的影音市場,其相關新聞及文章如下:

搶700億美元商機 Google TV即將問市

與GoogleTV設計師對談

Google宣布推出Google TV 年底全面向蘋果宣戰

英特爾與多家廠商宣布聯手開發Google TV





Google TV 的Project leader 是Vincent Dureau, 之前待過Direct TV 與 Open TV這2家公司,因此對數位電視產業應該算熟悉,上面的文章有他的專訪,看來他的設計有幾項重點

1. 平台介面網頁化

這邊有給Google TV 網頁用的設計規範 : http://www.google.com/tv/developer/

這邊有介面的初步展示,但我用他的方法無法Sign up,不過看來整個channel的介面就是一個網頁的型式,因此網路內容商應該只需要小修改就能符合Google TV的需求





 

2. 支援Flash 10.1

3. 採用Android 2.1 版本, STB會支援OTA(over-the-air)升級

4. 初期沒有Android Market for TV ,能安裝的application 都是Per-installed 的,  不過日後會開放

5. 對STB製造商而言, Goolgle 就是提供了一個open platform 給他們選擇

6. 支援搖控器、滑鼠和鍵盤控制, 規格是IR Blaster,以後可以用Android手機直接控制電視

7. 內建Chrome 5.0瀏覽器

 

目前看到到的Partner

 

1 TV製造商 Sony : Sony 也參與了 Yahoo! TV widgets, 真是雙邊押寶

2 STB 製造商 Logitech : 羅技應該是第一次開發STB吧?

3.CPU Intel ATOM :Intel 與 Microsft 的MCE 和自身推的ViiV 都失敗了,這次轉向與Google合作

 

以這樣的陣營看來其實不太樂觀,我的理由如下:

 

1. 缺乏有線或無線MSO的支持

這也是Microsft 與 Intel 和 Apple 失敗的原因,對於MSO而言,這類的純IP STB 等於在重寫產業的遊戲規則,大部分MSO不願意加入此類平台,因此進入者大都為幾家內容商或網路平台,用戶幾乎看不到一些比較熱門的頻道.

 

2. 缺乏大型STB(SET-TOP box )廠商的支持

STB 的規格大都由MSO業者指定後下單,目前最大的平台為DVB- MHPOCAP,CPU大都用ARM,對這部分google完全不考量,STB業者恐怕不太敢貿然跟進

如果想直接販售給用戶,以目前市場少的 DVB數位電視盒 或 PVR(TiVO),在市場比例上都算少數,市場難以擴增

3. 介面設計不夠娛樂化及無腦化

這點真的要跟http://www.boxee.tv/ 好好學學

http://vimeo.com/moogaloop.swf?clip_id=8599559&server=vimeo.com&show_title=1&show_byline=1&show_portrait=1&color=8dc541&fullscreen=1

Boxee Beta from boxee on Vimeo.

 

4. 沒有給內容商(電視台)的雲端solution

既然要跳過掌握last miles的MSO業者,何不提供Live TV streaming或 HD VOD的solutions,以目前ISP提供的網路品質,要流暢的看網路電視實在是一大問題呀!

 

這裡有一篇比較的文章, 個人覺得不錯

http://hd.engadget.com/2010/05/21/google-tv-who-is-the-competition-and-what-are-they-saying-about/

TV 這塊市場,看來競爭相當激烈,各陣營互相角力著,這次的平台發表個人認為並無驚艷之處,Google要加點油了

星期二, 4月 13, 2010

安靜的革命 : 淺談數位電視

今年有幾項頗受專家看好的市場 : 平板電腦(電子閱讀器)、3D電視、隨選視訊、擴增實境..等,在台灣最風平浪靜的應屬隨選電視市場吧。

一 、里程碑

在NCC的強勢主導下,有3個重要的里程碑 :

1. 2012年無線台全面數位化 (DVB-T)

原有的5台無線台(台視、中視、華視、公視、民視)將於2012年停止發送,取而代之的是15台一般畫質(台視電視、台視家庭、台視健康、台視財經、中視主頻道、中視新聞、中視生活台、華視、華視教學台、優新聞體育頻道、民視無線台、台灣交通電視台、民視新聞台、公共電視、DIMO TV行動電視)及一台高畫質HiHD。

將類比電視台轉成數位電視發送的好處就在於使用一樣的頻寬(6 MHz),數位電視台可以壓縮成4-6個SDTV(一般畫質)或一台HDTV(高畫質),而且在時速130KM下依然看得清楚。

預計年底還會發放5張數位電視執照,日後可能會從現有的15台擴增到28台左右。

2. 2013年 有線電視(Cable)全面數位化。

目前主要的MSO(凱擘Kbro、中嘉CNS、台灣寬頻TBC、台灣固網TFN)都已經開始數位化,並已推出PVR STB提供用戶選擇,透過PVR STB除了可以看到原有Cable台的節目外,又加了一些PPV、VOD、 音樂頻道、HD頻道的內容,而且STB都內建有Cable modem ,可以玩一些互動功能,如遊戲、訂票、天氣查詢、訂便當.. 等,除此之外還能享有TiVO的電子節目表單(EPG)、Time-shift(時光平移)、節目預錄..等功能,相當方便,壞處是家中有多台電視的用戶,必須每台電視安裝一台STB,有私接Cable的用戶將無法觀看。

 

去年底台灣大哥大(TFN)併購了Kbro,而NCC於今年又宣布即將開放全區經營,遠傳也在考慮併購中嘉,目前又有中華電信MOD的攪局,想必Cable TV市場即將有一場大戰。

由於目前Cable TV採分區經營,因此如果你沒看過其他區的數位電視服務可以參考以下文章

 

3. 2011年2 月NCC將發放2張行動電視執照 (DVB-H , MediaFLO)

雖然我一直不看好用手機看電視的市場,但隨著手機的螢幕越來越大,又有中華電信、高通、富邦、旺旺.. 等集團的介入,或許會發展出一些新的應用。

 

二、 Cable TV VS IPTV

依台灣目前的市場,Cable TV的收視戶數還是最多,目前比較大的威脅是號稱有百萬收視戶且全區經營的中華電信的MOD,嚴然是Cable TV 與IPTV的大戰,但Cable台仗著長期與有線電視台的良好合作關係,全面封鎖有線電視台進入IPTV系統,因此在中華電信MOD上只能看到國內外無線台、音樂台、成人頻道及隨選頻道..等,在台灣收視率比較高的有線台如 : 三立、TVBS、東森、緯來、中天、年代、東風、HBO、Dsicovery..等,就都無法在MOD上看到,所以在直播頻道內容上,Cable TV還是佔有全面的優勢,但在互動性、加值服務及隨選影片服務上面,則以IPTV目前領先,以下是我覺得MOD還不錯的加值服務發展方向:

1. 歡唱坊

如家中加裝投幣試點歌機,每首5元,當日最高199,全館包月399,適合家中練唱。

2. 轉帳繳費

在STB上插上金融卡,就可轉帳,方便家中習慣搖控器操作的老人使用。

3. 領航股市

可以自訂自選股,觀察其走勢,比較可惜的是沒有提供技術線型、盤後分析及下單功能。

4. 數位學習

目前有多台學習、知識及幼教頻道,是目前Cable台缺乏的。

5. 隨選影片/影集/電影

這部分與租片市場有點重疊,影片又不如租片市場新,但對於懶得出門選片的人,又不要求看新片的人,還算夠用。

 

這裡有Kbro提供與MOD的比較表,由此表可以看出,使用MOD須另外購買光纖網路才能看HD頻道及享受較穩定的網路,而Cable系統擁有多元的直播頻道及HD頻道為其優勢。

其中有點值得注意的是,目前Cable業者(MSO)所提供的STB大都會內建cable modem功能,即使用戶沒有購買cable上網服務,STB還是有連上MSO內部網路的功能,這一點在發展互動服務及隨選視訊上相當有幫助,因為目前大部分的家庭仍是選擇ADSL/光纖上網而單純用Cable看電視,這將影響Cable業者發展隨選視訊服務甚鉅,因此內建cable modem的STB應該為未來主流,目前bbtv 已推出SD畫質的 VOD服務,而HD畫質的VOD服務,礙於頻寬,未來可能衍伸為Push VOD服務,預先將HD畫質的影片傳送到STB的硬碟上,用戶只要購買該影片就可以立即欣賞硬碟上的高畫質影片,不過此種方式能傳送的影片量不多,因此用戶並沒有太多選擇,研判並非最佳的解決方案。

我這邊提供簡單的比較表讓大家參考:

  MOD Kbro bbtv
HD頻道 3 ELTA HD
2 EYE HD(付費)
HBO HD
Discovery HD
ASN HD
NG HD
History HD
Golf HD
ASN HD
NG HD
History HD
Classical HD
SD頻道 100台 150台 150台
HD隨選VOD 電影
戲劇
動漫
綜合
運動
-- --
SD隨選VOD 較多 -- 較少
隨選PPV * -- 6台 SD
1台 HD
--
價位* 光纖20M/2M 700+620=1320
平台服務 89
EYE HD 140
超值黃金套餐 199
Cable 513
金級200
白金級350(含PVR)
AV全餐 450
Cable 513
成人套餐 400
HD套餐 200
影迷最愛全家餐200

 

隨選PPV : 還是直播頻道的概念,用戶可以購買某個時段的影片,在播放的時間須準時收看。

價位 : 季繳費用換算

由此表可得知, MOD隨選片上有優勢,而Cable在HD內容有優勢

 

三、市場新面孔

目前看到的有  IPTV solution的 VeeTV5TV 及衛星方案的 DishHD.

VeeTV 為午陽集團旗下威達超舜所經營,在台中縣市區域經營,由於其已拿到台中縣市的固網、Wimax、電路出租營運、網路業務營運執照,提供的服務相當完整,目標為提供有線電視、固網、行動、寬頻「四網合一」的服務,而且價錢頗具吸引力,未來還會推出wiMax行動電視服務。

5TV為中華聯網寬頻集團所經營,並未自行佈建last mile網路,申辦者僅需購買STB接上家中的ADSL網路,我比較擔心這樣的方式,比較不穩的網路的品質會影響收看的體驗。

DishHD 走的是高畫質衛星電視服務,家中需安裝衛星碟子,年代電通(現在的年代數位I’MTV)在2001年時推出過此類型服務,但目前已結束該業務,DishHD 憑藉這其在美國的經驗,不知能否在台灣擴展市場,值得觀察。這裡有開箱測試文

 

四、未來期望

加強電視內容及畫質 :

目前電視節目大都為NTSC畫質的內容,已無法滿足家中LCD 16:9螢幕及 Full HD高畫質的需求,因此各電視台亦需要開始提升錄影設備,製作高畫質節目,這部分似乎還沒時間表。

由於未來走的是三網合一的方向,互動節目也是下一個思考方向。

 

高畫質隨選視訊:

隨著家裡的電視螢幕越來越大,高畫質的隨選影片的需求會越來越高。

 

三網合一服務:

觀看美國有線電視龍頭ComCast,其發展方向就是往Triple play發展,因此積極擴展寬頻服務及VoIP以面對電信業者的競爭,一條線到家裡就能有電話、電視、寬頻上網的功能,對用戶而言很方便,未來更有可能擴增到行動裝置上。

 

擴增加值服務:

打開電視除了看節目還會想做甚麼事?

看天氣?收mail ? 看交通訊息? 訂票? 居家安全監控?玩Game?看能自行切換視角及下注的運動頻道?看能與主持人即時聊天互動的節目?看網路服務widget(facebook)? 唱卡拉ok?

加值服務在STB功能越來越強之後,有越來越多的發展可能。